居家照顧病人怎麼做?「照顧環境」是重點
當家人或親友需要在家休養時,除了醫療照護與飲食安排,最容易被忽略、卻也最影響康復速度的關鍵,其實是「照顧環境」。
乾淨、安全、舒適的環境,不僅能降低感染風險,也能讓病人與照顧者都維持穩定的情緒與身心狀態。
本文幫你整理照顧病人時的防疫重點,以及打造安心陪伴的居家照護環境,一起看下去吧!
照顧病人時的基本原則
居家照護最重要的原則是「安全、衛生與穩定」。
- 保持室內良好通風:每日開窗2~3次,讓空氣流通,減少病毒、細菌滋生。
- 定時量測體溫:避免過度頻繁打擾休息,但要固定時間記錄。
- 補充水分與營養:少量多餐、以易消化食物為主,避免過甜或油膩。
- 保持距離但不疏離:若病人能自理,盡量維持1公尺距離,並全程佩戴口罩。
- 維持穩定情緒:陪伴與防護,其實是一體兩面。
照顧者保持心理安定,語氣平和、避免指責或焦慮的情緒傳遞,讓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與關心,才能真正讓整個家庭度過這段康復期。
居家照護前要購買什麼?
在病人返家休養前,充分的準備能讓照護更順利、減少手忙腳亂。
建議事先備妥以下物品:
- 防護用品:醫用口罩、手套、拋棄式圍裙或袖套,避免直接接觸體液或飛沫。
- 清潔抗菌用品:紙巾、抗菌噴霧、垃圾袋。
- 生活照護用品:可調式床墊、防水床單、便盆或尿壺、溫度計、血氧機。
- 飲食用具:分開使用的餐具、保溫杯與小托盤,維持飲食衛生。
- 衣物與收納:為病人準備專屬毛巾、衣物與置物籃,避免與家人混放。
居家照護準備懶人包,注意事項一次看
居家照護不僅是「照顧人」,更要營造有助於休養的生活環境。
【照顧前的準備】
確認病人使用的床位穩固,床邊應放置緊急呼叫鈴或手機。醫療用品如口罩、體溫計、垃圾袋、衛生紙、抗菌用品應隨手可取。
【環境整理與動線】
床旁應避免堆放雜物,確保地板乾燥避免滑倒。如果是照顧長輩,廁所可考慮加裝防滑墊與扶手。
【飲食與垃圾處理】
餐具建議分開使用與清洗,每餐餐後立即清洗;廚餘與垃圾應每日清理,以避免異味與細菌滋生。
【洗澡與清潔方式】
若病人行動不便,可採用擦澡方式,使用溫水及柔軟毛巾,注意身體摺疊處清潔與乾燥。
【衣物與床單處理】
病人的衣物、毛巾、床單建議單獨清洗,並以抗菌洗劑清潔後晾曬於通風處。
【不同年齡層的注意事項】
年長者要特別注意防跌倒與保暖;孩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則須加強環境消毒與玩具清潔。
環境防護:看不見的細菌病毒,處處都可能是威脅
在照護期間,最容易被忽略的,是「看不見的威脅」。
病毒與細菌可能殘留在桌面、門把、手機、遙控器、餐具上,若未定期清潔與抗菌,就可能成為病菌的溫床。
環境防護是居家照護中最重要、也最容易被輕忽的一環。
多數人習慣使用「酒精」來抗菌,但你知道嗎?酒精雖可迅速殺菌,但僅對部分細菌與病毒有效,且噴灑後揮發即失去抗菌作用。
因此,選擇安全且具持續抗菌力的產品,就成為維持乾淨環境的關鍵。
那要怎麼選擇抗菌產品呢?可以先閱讀這篇:
環境、用品抗菌 選擇純淨力抗菌噴霧
純淨力採用獨家 QAS⁺ 抗菌成分,經第三方實驗室測試,可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及多達11種常見病菌,抗菌率達99.9%。成分不含酒精、香精與次氯酸,溫和不刺激,特別適合有幼童、長者或毛孩的家庭使用。
QAS⁺ 抗菌成分,其穩定分子結構能在靜態環境下維持長達 7 天的持續抗菌效果,
有效減少頻繁清潔的負擔,打造更安心的居家防護。
如何使用純淨力抗菌噴霧?
門把、遙控器、床邊桌等高頻接觸區域,是病毒容易殘留的地方。清潔後建議搭配含抗菌成分的產品,減少交叉感染風險。病人休養空間應每日簡易清潔一次,重點在於「定期抗菌」。
建議抗菌方法:建議在每日基本清潔後,再於門把、床邊桌、遙控器、手機、廁所與垃圾桶外部等高頻接觸區域均勻噴灑純淨力抗菌噴霧,靜置風乾即可形成長效護膜。
為達最佳防護效果,建議照護期間可依以下方式使用:
居家環境重點區域
- 家電開關/電視遙控器 / 桌面:每天早晚各噴灑一次。
- 門把/浴廁扶手:清潔後均勻噴灑,靜置數秒再擦拭。
- 餐具 / 餐盤: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,QAS+成分(DDAC)屬於可用於食品器具之抗菌成分,如果噴在食物會接觸到的器具表面上,建議噴灑後,等上餐後用餐前鮮用乾淨面紙擦拭再做使用哦!
- 3C用品(手機、滑鼠、鍵盤):距離約10~15公分噴於拭布上,再擦拭表面。
※小提醒:本產品為環境/用品時使用,應避免接觸口鼻,建議在病人離開房間時,噴灑後靜置等待自然風乾即可。
照顧者也要注意自我防護
在照顧他人時,也要保護自己,唯有讓自己保持健康,才能真正照顧好他人。
- 配戴口罩與手套,接觸後立即洗手。
- 照護結束後更換衣物,維持清潔。
- 可在衣物或隨身物上使用抗菌噴霧,增加防護層。
照護不只是體力活,更是心理戰。面對病人的不適與焦慮,照顧者應保持冷靜與同理,
用「理解」取代責備,用「陪伴」取代催促。
同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情緒,給自己短暫的休息時間!
參考資料
- 衛生福利機構(住宿型)因應 COVID-19 感染管制措施指引
-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:醫療機構因應COVID-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_20250616
-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